25年盛夏,在国内社区零售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际,领军企业谊品生鲜在其成立十二周年的节点上,展示了其“商业向善”的双轨发展模式:一方面,高调启动覆盖十城的“暖光行动”大型公益项目,捐赠万份民生物资;另一方面,其历经十二年构建的多元业态与高效供应链共同体,则为这一切提供了坚实的商业底座。这一举措,为行业提供了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融合的新范式。
一、 公益行动升华战略定位,强化品牌信任资产
本次“暖光行动”是一次精准的战略性公益实践。捐赠对象直指为社会稳定运行做出基础贡献的环卫及社区内需关怀的独居老人等群体,所选赠品均为米面油蛋奶等高频刚需商品,这与谊品“民生企业”的定位高度契合。此举超越了传统的营销层面,将品牌社会责任内化为核心战略,极大地增强了与政府、社区及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纽带,转化为宝贵的品牌资产。
二、 多元业态与供应链效能,构筑公益与商业的基石
任何可持续的公益都离不开稳健的商业支撑。谊品的底气来源于其精准的业态布局和高效的“民生供应链共同体”:
业态层面:“谊品生鲜”社区店保障品质与体验,“谊品批发部”以硬折扣满足价格敏感需求,“民生自助服务站”延伸服务触角,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客群、全时段的社区服务网络。
供应链层面:超过4800家供应商、254个直采基地、10大区域仓配中心及智能管理系统,构成了其强大的商品力、物流力和运营效率。这不仅保证了“暖光行动”中万份物资的品质与送达效率,更是其日常实现“好生活不贵”、服务亿万家庭生活的核心能力。
【记者观察】
谊品十二周年的双轨实践,清晰地表明中国零售企业的竞争已进入新阶段。单一的价格战或规模战已不足以构建长期优势,而是需要将企业的业务能力与社会价值创造能力深度融合。谊品通过公益行动提升品牌温度,同时以坚实的供应链和业态创新保障商业效能,两者相互赋能,共同塑造了其作为“社区基础设施”的新角色。这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深厚的基础,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高质量发展路径。